颗粒图像分析仪操作流程详解
点击次数:380 发布时间:2023-11-27
颗粒图像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颗粒形态、大小和分布的高精度设备,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、地质学、生物学等领域。下面将详细介绍分析仪的操作流程,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设备的使用方法。
一、准备工作
1、确保分析仪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,检查设备是否连接正常,电源是否稳定。
2、准备好待测样品,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测试要求。对于液体样品,需要使用专用的颗粒计数器进行预处理,以获得稳定的颗粒浓度。
3、根据测试要求,选择合适的颗粒分析模式,如静态图像分析、动态图像分析等。
二、设置参数
1、打开颗粒图像分析仪的操作系统,进入参数设置界面。根据测试要求,设置颗粒尺寸范围、颗粒形状参数、图像采集速度等参数。
2、对于动态图像分析,还需要设置颗粒运动轨迹的参数,如运动方向、运动速度等。
3、在参数设置完成后,保存设置并退出参数设置界面。
三、加载样品
1、将处理好的待测样品倒入分析仪的样品容器中,注意不要超过容器的最大容量。
2、关闭样品容器的盖子,确保样品容器密封良好。
四、开始测试
1、在分析仪的操作界面上,选择“开始测试”选项,启动测试过程。
2、分析仪将自动进行图像采集、处理和分析,生成颗粒形态、大小和分布的统计数据。
五、查看结果
1、在测试完成后,分析仪的操作界面上将显示测试结果。用户可以查看颗粒的形态图、大小分布图等信息。
2、如果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,可以使用分析仪提供的数据分析功能,如粒径分布曲线、颗粒形状因子等。
六、清理和维护
1、在测试完成后,及时清理颗粒图像分析仪的样品容器和镜头,避免样品残留影响下次测试。
2、定期对分析仪进行维护,如更换镜头、清洁传感器等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上一篇:喷雾粒度仪的使用范围及其重要性
下一篇:激光粒度仪检定规程的探讨与应用